向西!向西!向西:亲吻哈巴雪山 逐梦香格里拉
——08蜗牛西南景点串烧自驾游
暑期又到了,教书的少的是钱,而多的是时间。综合各方因素,08蜗牛的重头大戏落在了七彩之云南,去亲吻哈巴雪山,逐梦香格里拉。
初步方案:
时间跨度:7月24日至8月17日(攀登哈巴雪山时间:8月1日至4日)
行程线路:上虞—桂林漓江—黄果树大瀑布—丽江—虎跳峡—哈巴雪山—中甸—梅里雪山—稻城—亚丁—理塘—新都桥—康定—泸定—雅安—成都—上虞。
经费预算:5000~6000元/人
现已确认的人员及车辆:
全程自驾游:白岛、阿布、黑水、小嘎一车;
绝地父子、我行我速一车
沙漠玫瑰母子、芙蓉花母女一车
香格里拉包车自助游(丽江~成都):浮萍行者、柴员外、随心所欲、远山、丫丫、开心就好。
攀登哈巴雪山人员:远山、绝地视觉、浮萍行者、随心所欲、柴员外、阿布、我行我速、丫丫、白岛、沙漠玫瑰
有意携手同行的,请致电:13757521234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清·六世达赖 仓央嘉错
二○○八年六月十四日
| ||||||
日 期 |
日次 1 |
自驾游行程 |
日次 2 |
自助游行程 |
行车里程 | |
7月23日 |
D1 |
上虞至宜春 |
|
|
798.1 | |
7月24日 |
D2 |
宜春至阳朔 |
|
|
690 | |
7月25日 |
D3 |
阳朔一日游,晚上观《印象刘三姐》 |
|
|
| |
7月26日 |
D4 |
阳朔至黄果树(宿安顺市区) |
|
|
823.5 | |
7月27日 |
D5 |
上午游黄果树瀑布景区,下午从黄果树至昆明,宿昆明市区,赏昆明夜景。 |
D1 |
晚上出发,上虞经杭州、昆明到达丽江。 |
456.1 | |
7月28日 |
D6 |
昆明至丽江 |
D2 |
496.9 | ||
7月29~30 |
D7~8 |
丽江观光 |
D3 |
| ||
7月31日 |
D9 |
玉龙雪山适应 |
D4 |
|
| |
8月1日 |
D10 |
丽江至哈巴村 |
D5 |
|
| |
8月2日 |
D11 |
哈巴村至前进营地 |
D6 |
|
| |
8月3日 |
D12 |
冲顶 |
D7 |
|
| |
8月4日 |
D13 |
返程 |
D8 |
|
| |
8月5日 |
D14 |
机动 |
D9 |
|
| |
8月6日 |
D15 |
丽江休整 |
D10 |
|
| |
8月7日 |
D16 |
丽江经香格里拉(157KM)、伏龙桥、奔子栏、德钦至梅里飞来寺 |
D11 |
|
381.2 | |
8月8日 |
D17 |
飞来寺至雨崩(徒步) |
D12 |
|
| |
8月9日 |
D18 |
雨崩至飞来寺(徒步) |
D13 |
|
| |
8月10日 |
D19 |
梅里飞来寺经德钦、奔子栏、伏龙桥、德荣、乡城、桑堆至稻城。 |
D14 |
|
476 | |
8月11日 |
D20 |
稻城至亚丁 |
D15 |
|
110 | |
8月12日 |
D21 |
亚丁(徒步) |
D16 |
|
| |
8月13日 |
D22 |
亚丁经理塘、雅江至新都桥。 |
D17 |
|
464 | |
8月14日 |
D23 |
新都桥经康定、泸定、二朗山、雅安到达成都。 |
D18 |
|
404.6 | |
8月15日 |
D24 |
成都休整一天 |
D19 |
坐火车或乘飞机返程 |
| |
8月16~18 |
D25~27 |
成都至上虞 |
D20 |
|
2200 | |
|
|
D21 |
|
香格里拉的背景介绍:
香格里拉 [xiāng gé lǐ lā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香格里拉”旅游线路的腹地。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乘飞机50分钟可达。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雪峰连绵,云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壮丽、仅中甸县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达470座峡谷纵横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峡、澜沧江峡谷等大峡谷,再有辽阔的高山草原牧场、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庆的自然景观神奇险峻而又清幽灵秀。
香格里拉的民族和方言: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汉语音译,英语发音则源于香格里拉的腹地的藏语方言。
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景色: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士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无数人的向往,据考证,香格里拉实质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中甸为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县城)。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纳西净地提供超级纯玩品质的户外俱乐部联系。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不必到西藏就可领略藏族风情”。迪庆不仅有西藏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
位于云南迪庆,海拔3280米的香格里拉,将可让来自低海拔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美景和领略民族风情,而不必担心发生"高山反应"。
皑皑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 ...... 这个老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香格里拉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梅里雪山和雨崩村、虎跳峡、纳帕海、碧塔海等等。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荟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由于小说及后来拍成的电影的广泛影响,香格里拉遂成为公认的世外桃源或隐秘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首次轰炸东京时,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曾对外界说,这些飞机是从香格里拉起飞的。罗斯福还将美国总统设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山间别墅命名为香格里拉。后来,艾森豪威尔将之改为戴维营,以纪念他的孙子戴维。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扯远了。
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
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
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
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
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云南有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中甸于2001年批准更名而来的。这倒不是说书中说的香格里拉是在这个地方,而是当地政府出自开发旅游经济上的考虑而做出的决策。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云南可以说是很早就认识到开发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方99年的世博会。他最早提请中央政府批准香格里拉的更名,当四川政府认识到旅游经济的重要性的时候,香格里拉的名称命名已经不可更改了 ,于是四川政府就 在四川境内的稻城亚丁的日瓦乡更名为香格里拉乡,这还不够,还将稻城亚丁加个前缀—最后的香格里拉,这还不够,还将最原汁原味的香巴拉名称授予稻城亚丁,因为县级城市的更名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而不好擅自更该,于是就在四川境内以香巴拉的名称来称呼稻城亚丁。这是一段国内香格里拉的纷争的由来及内幕。当然说这么多的香格里拉,将我们本土生产的桃花源给遗忘在一旁很不 应该,当然中国的桃花源更早,只是近代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能够左右世界经济的时候,古代文化上的先行优势不一定能够被世界所充分了解。套用中国一句老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现今的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哈巴雪山介绍:
“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在民间传说中被看作是弟兄俩,金沙江从两座高大挺拔的雪山中间流过,形成了虎跳峡。
哈巴雪山因巨大的海拔高低差异,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度,这种气候又孕育了垂直带状分布的生态系列。立体分布着高山寒冻植被带、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冷杉、云杉、针杉、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干热河谷灌草丛带等,植物种类繁多。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许多珍贵动物。
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山顶终年冰封雪冻。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远远望去,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宝鼎。随着时令、阴晴的变化交替,雪峰变幻莫测,时而云蒸雾罩,宝鼎时隐时现;时而云雾飘渺,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吐吞”。在海拔大约4700米左右的地方,悬岩披挂着冰瀑,属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据说那些千奇百态的角峰、刃脊、U形谷和羊背石,就是古冰川留下的遗迹。
古远的冰斗还融化积聚成众多的冰啧湖,这些冰啧湖就分布在毫巴4100米左右带上,以黑海尤为著名。黑海因水色如墨而得名。湖水幽深神秘,且四时景观各不同。最奇特的是,人们只要站在湖畔长啸数声,湖畔四周便会细雨纷纷,有时甚至会暴雨倾盆,将人淋个浑身透湿。这种呼风唤雨的奇特景观,更增添了黑海的神秘性。黑海中有数量极多的雪鱼,俗称“娃娃鱼”,在气温合适的时候,雪鱼汇成一环状,黑压压环绕在湖边浅水中,情形十分奇特。 除雪山、湖泊、杜鹃外,哈巴雪山景区内还有许多悬泉飞瀑。或清秀、丝丝缕缕,或气势汹涌、声喧如雷。如:尖山瀑布,高约40米,水流充沛,气势恢宏,水从崖顶跌落,化为蒙蒙细雨,有时在阳光的折射下,水雾幻化成七色彩虹,景致十分奇妙;大吊水瀑布,高近200余米。其源头在雪线之上,属季节性瀑布,每年4-9月,冰雪融化,雪水沿陡峭的断崖奔泻而下,形成涓秀奇丽的哈巴大吊水瀑布。皑皑雪峰,云雾飘渺,飞流破云而出,如天河入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甸县东南部,距中甸县城120公里,总面积21908公顷。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点为江边行政村,仅1550米,海拔高差3846米。
整个保护区4000米以上是悬崖陡峭的雪峰,乱石嶙峋的流石滩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势较缓,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依次分布着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几乎可称是整个滇西北气候的缩影,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及滇金丝 猴、野驴、猕猴的而设立的寒温带针叶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呈立体分布着寒冻植被带、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冷杉、云杉、山地常绿阔叶要带、干热河谷灌草丛带等,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内有虫草、贝母、珠子参、天麻、雪莲等名贵药材;而兰花、野牡丹等名花随处可见;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野驴;二类保护动物雪豹、原麝、马麝等。
保护区自然风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碛湖、杜鹃花、雪山瀑布群构成。
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山顶终年冰封 雪冻。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远远望去,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随着时令、阴眼的变化交错,雪峰变幻莫测,时而云蒸雾罩,时隐时现;时而云雾飘 缈,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吐吞”。保护区内有众多的高山冰碛湖,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其中,以黑海、圆海、黄海、双海风景最佳。
香格里拉风光: